什么是斜視、內斜視、外斜視?斜視的癥狀有哪些
文章來源:無錫新視界眼科醫院
斜視是指雙眼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,一只眼注視目標時,另一只眼便會偏離目標。斜視主要分為內斜視、外斜視。
什么是內斜視、外斜視?
1、外斜視:俗稱“斜白眼”,指眼位向外偏斜,分為間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視。間歇性外斜視的病人,大部份的時間眼位維持在正常的位置,在陽光下、疲乏、生病時,會表現出外斜的眼位。間歇性外斜視常會發展成恒定性外斜視。
2、內斜視:俗稱斗雞眼,指眼位向內偏斜,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內斜視。在出生12個月內發生的稱為先天性內斜視,偏斜角度通常很大。后天性內斜視常發生在2-3歲左右,常伴有中高度遠視。
溫馨提醒:因為眼球的運動和眼位是靠眼外肌肉控制,斜視手術就是調整六條眼外肌肉的手術,不需要打開眼球,也不涉及到視神經和眼內組織,非常安全。
孩子斜視要抓住斜視治療的黃金期
治療斜視對時間的要求很嚴,2歲前是人視覺發育的關鍵期,3—7歲是視覺發育的可塑型期,對于斜視,6歲或更早手術矯正,會使雙眼視力得到正常的發育。家長們務必認真對待,早發現、早治療。
手術治療兒童斜視,是臨床常規手術,并非少見。但為了確保安全,還是建議,需要做手術的孩子,在手術前先做一次風險性、安全性、保障性的術前評估,以確保手術安全、術后效果更佳完美。
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